
![]() |
![]() |
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,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,担负着“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”的重大使命,必须把政治监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跟进监督、精准监督、全程监督,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。
提高政治站位,扛牢监督首责。坚持鲜明政治导向,善于用政治眼光、政治视角审视问题、研判问题,坚决防止对一般性问题上纲上线,切实以“两个维护”统领政治监督,确保焦点不散、方向不偏。紧盯政治问题、政治风险、政治隐患,以客观事实为依据,以纪法规定为准绳,准确把握政策要求、问题性质、问题程度、问题责任,做到定性准确、处理恰当,确保每个案件经得起实践、人民、历史检验。强化政治担当,紧扣服务保障中心大局,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,站在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,提高政治觉悟,敢于坚持原则,提高政治监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。创新监督方式,实现政治监督事中和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的有效延伸,形成一条以理念创新、措施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政治监督走深走实的有效路径。增强斗争精神、斗争意志,把讲政治的要求自觉落实到监督执纪执法中,持续向“七个有之”亮剑,清除政治隐患,守护政治安全。
注重做深做实,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、精准化、常态化。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,而是具体的,不能空喊口号、虚以应付,应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。针对不同地方、层级、行业特点,分级分类确定监督重点,围绕落实决策、履行责任、行使权力等情况,督促党组织把各项具体工作聚焦到践行“两个维护”上,切实增强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坚决避免把政治监督局限于事后查处,真正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监督中,从每一项决策部署落实、每一个具体问题解决中检视政治立场、政治站位、政治担当,前移政治监督关口,及时发现苗头性、倾向性政治问题,精准“把脉问诊”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。以具体化锚定监督靶向,围绕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,主动扛牢政治责任,找准切入点、结合点、着力点。以精准化纠治突出问题,紧盯重点人、重点事,聚焦关键岗位、关键环节,持续加强对“一把手”和领导班子监督,细化监督内容,及时跟进监督,常态化开展落实情况“回头看”,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。以常态化确保监督成效,深化运用“一台账、两清单、双责任、双问责”监督机制,健全完善长管长严监督机制,以常态求长效、以长效促长治。
强化系统集成,深化标本兼治。政治监督与其他工作不是割裂开来的,必须始终把发现问题与严明纪法、整改纠偏、深化治理紧密衔接,做到内容上全涵盖、对象上全覆盖、责任上全链条、制度上全贯通,针对政治生态建设、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新情况、新问题,构建闭环式监督体系,深入推进源头治理、系统治理。深化运用“全周期管理”方式,坚持以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理念开展监督工作,推动政治监督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。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主抓、部门落实、纪委推动、群众参与,拓展完善开门整治、群众点题、合力攻坚等监督机制,围绕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,结合本地区本领域民生痛点难点问题,因地制宜开展“小切口”整治,切实提升治理效能。深化以案促改,坚持“一案一总结、一案一剖析”,着力发现解决案件背后影响政治生态的深层次问题,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建议、推动专项整治等手段,打通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三者内在联系,以一案整改推动一域治理。抓好建章立制,对监督发现的问题,举一反三、深挖根源,着力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、机制性梗阻、政策性创新问题,切实让问题整改过程成为建章立制、标本兼治的过程,全面提升政治监督的制度化、规范化水平。
强化履职能力,推动监督提质增效。政治监督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,必须把握内在规律、掌握科学方法,确保良好效果。持之以恒抓好自身建设,不断增强以“两个维护”统揽政治监督的能力本领,全方位提升监督质效。激发内生动力,加强教育培训和政治轮训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锤炼敏锐发现政治问题、切实纠正政治偏差的过硬本领。用大数据拓展监督视野,进一步建好用好监督贯通应用平台,有效打破行业数据壁垒,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分析提炼规律特点,持续提升政治监督的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精准化水平。统筹监督合力,完善政治监督协同配合机制,强化“室组地”联动,加强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、巡视巡察沟通,及时交流政治监督“活情况”,加强与审计监督、财会监督、统计监督等贯通衔接,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、程序契合、工作融合。(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,市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 马立新)